close

小校轉型(一):來自雲林古坑的山峰 (2015-08-28)

緣起:

  由於今年另類教育學會期刊的「教育沃野」預計介紹雲林古坑的山峰國小與樟湖國中小,期刊編輯團隊靈機一動便決定來個兩天參訪之旅,親自到這兩所學校拜訪,而筆者有幸參與這次的旅程,搶先一步簡要介紹兩所學校的轉型過程與參訪的所見所聞,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敬請期待第四期另類教育期刊!最後,非常感謝山峰的黃錫培校長與樟湖的陳清圳校長百忙中撥空與我們分享,讓我們受益良多、滿載而歸。


 

(一)前言--少子化的趨勢:小校面臨危機,危機亦可能是轉機

  面對無可避免的少子化趨勢,教育上首當其衝的就是偏鄉小校,如表1所示,全台有362所國中小學生數低於五十人,學生數量日漸減少、學校經營成本相對提高,越來越多小校面臨裁撤或併校的危機。

表1 103學年度全台國中小學生數

.........50人以下..51-100人....全台灣....備註
國小(所)..340........555.......2670..7所沒有資料
國中(所)..22.........49........940...3所沒有資料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然而,一個學校的廢校或整併一定會影響學生受教權、教職員安置以及整個社區,因此為了讓學校免於這樣的命運,許多學校正思索著如何轉型,而談到轉型就會聯想到去年11月頒布的實驗教育三法,正是學校轉型的一個契機,而小校翻轉就一定要轉型為實驗學校嗎?其實不然,如同這次介紹的兩所學校-雲林縣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山峰)與雲林縣立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以下簡稱樟湖),即是不同的變革方式,前者轉型為公辦公營的實驗學校,後者發展成特色學校,但兩者同樣保留了學校,可稱是小校轉型的成功案例。



(二)山峰

  幾年前山峰國小只剩二十五位學生,一度面臨廢校危機,然而,當地居民對學校已有深厚感情,不捨學校因此被裁併,當時恰逢雲林縣政府要實施華德福教育,看到潮厝國小被指定辦為華德福實驗學校後,山峰想要去爭取這樣資源,而在成立之初,考慮到希望能有國中部和高中部的設立,於是,2011年三所華德福學校應運而生,包括雲林縣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雲林縣山峰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雲林縣立古坑華德福實驗高級中學(原為實驗班掛名在麥寮高中,2014年政府讓中學獨立設校,並遷到山峰國小校地,所以目前兩個學校都在山峰校園)。

  其實社區居民在乎的是保留學校、保留社區的精神與文化中心,對於如何變革並不了解,一開始這樣的教育方式不被居民和老師認同,教師在轉型後大多都離開了,只剩一位主任,與居民則是透過溝通了解後,居民現在都能認同且積極投入。校長黃錫培舉例平常家長如果看到校地雜草叢生了,就會默默的把草地整理好,學校對社區居民來說就像是他們的家,其實家長不一定了解華德福,卻同樣有著共好、博愛的精神,這就是山峰國小。

  在轉型後,除了在地學生,確實有越來越多學生遠道而來,其家長選校原因大致可分為三種:認同學校教育理念、孩子在主流學校適應不良、孩子有些特殊狀況,但是山峰目前沒有特教老師,所以有特殊生入學前,會先和家長說明清楚。面對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校長指出:「這所學校應該是華德福裡面貧富差距最大的。」

  接著,問到與在地化的連結時,校長舉例像是華德福有很多神話故事,可能就改成東方神話故事或民族傳說,如西遊記、封神榜、原住民故事等等,課程也會融合在地資源,像是建築課會取用附近的竹子搭建。此外,學校還會參與社區營造與社區產業,如推廣生態旅遊、協助社區行銷咖啡、果醋等在地農產品,幫助社區發展。校長認為其實不管是主流抑或另類教育也好,都應該有在地化教育,而這需要時間去了解腳下這塊土地。

  現階段,山峰仍持續努力讓學校更完善,如何提升師資穩定度與家長參與度、如何協助其他學校、課程在地化的研究、向下扎根建立幼兒園等等,都是未來校長期望帶領山峰努力的方向。


表2 山峰小檔案
班級數......六個班,一個年級一班
總學生人數...103人
教師人數.....10人
學期長度.....每學期10、11週,一年四學期


【參考資料】

教育部統計處
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上下游。小校公辦民營 反應偏鄉小校非變革不可的壓力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3605/

 

檔案下載: 下載 小校轉型(一)來自雲林古坑的山峰(圖文完整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