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偏鄉小校,何去何從?──主題專訪鄭同僚老師 (2014-12-22)
line

這期另類教育學會電子報,我們的主題圍繞在「偏鄉小校,何去何從?」。今天,我們邀請任教於政大教育系,同時也是臺北市同心華德福教育共學團體的執行長──鄭同僚教授──與我們分享對此議題的所見所聞與實際行動。


 

訪問日期:2014.12.11
訪問者:羅毓蓮、徐姮

  
【Q1】老師現在正在創立一個與偏鄉小校此議題有關的社團法人,希望能藉由新的教學形式解決偏鄉學校因學生不足面臨廢校的問題。想請問老師可否跟我們分享一下?

  近幾年來,鄭老師持續進行偏鄉的調查及相關研究,連續三年前往澎湖地區的小島。不只希望可以讓偏鄉的孩子留下來,更希望能進行教育實驗。因為如果教育的問題沒有解決,偏鄉根本性的問題也很難解決。

  教育要重視公義,在這個計劃哩,希望大家能體現社會公平的意識,並實際看到社會改革的實驗場。

  目前偏鄉的問題就在於,偏鄉的孩子若要繼續求學,至少國中畢業之後一定會離鄉背井。這樣的模式不只讓家庭有負擔,也讓孩子本身需要做心情上的調適;而實證研究也證明,未成年即離鄉背井,孩子較不易學習,功課上變成邊緣人。後來更會造成兩大困境,其一即在成就的追求上會較辛苦;另外,即因從小離開故鄉而產生的疏離感,讓孩子將來不會再回到家鄉。慢慢進入惡性循環,年輕人想著自己的下一代終將離去,因此也就乾脆不回去了。

  為了要把孩子留下,鄭老師認為父母也須能夠在偏鄉工作。因為只要有年輕人回去工作,就有可能產生學校,而大家也要明白社會的公義性,就算是少部分的人也可以受教育,也需要受教育!

  鄭老師現階段即在構想一個制度,要打破現有僵化的體制。因為以目前的編制來說,以澎湖花嶼國小為例,九個學生、十個老師,小學校的開銷很大,但效益並不高,而監察院也曾經糾正過此現象。老師希望,未來花嶼國小可改成以「混齡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或許一至三年級為一班、四至六年級為一班,甚至全年級為一班也可。若小學老師的聘額減低,而省下來的經費,可用於聘任中學老師。空間方面的問題,因近十年來是臺灣學齡人口最少的時期,偏鄉校園空教室多,若要成立中學,實體校園建築上是沒問題的。如此一來,可得到公部門支持,並在使用公家經費的情況下,打破現有僵化的教育體制,並為偏鄉小校帶來曙光,也為孩子們的學習歷程開啟了新的扉頁。

  鄭老師正在籌備成立社團法人,即作為將來推動計劃的主體,並與教育部提出申請案。而此計劃有三個面向非常重要,

一、地方實作
因牽涉到原來的人力、經費等等因素,「我們需要地方的支持,讓國小變得有彈性,接著便需要有以教育為志業的老師進入現場教學。」

二、非傳統師資培訓系統
因現場以混齡教學為主,且捨棄制度化的時間限制。老師必須非常會使用網路、並整合地方資源發展課程。此外,獨立運動的能力也要非常強。因為教學的場域非傳統的上課情境,因此師資須另外培訓。

三、建置網路學習資源系統──「學習雲」
為了補足學科上的學習資源,需要有遠端課程支持整個計劃。希望能透過海選來招募優秀教師錄製自編課程,就像臺灣版的Cousera,透過網路提供偏鄉學校的老師及孩子們使用。而老師也可因錄製課程有公費休假,專心研發。

---------------------------------

【Q2】前有滿多團體的理念和老師所構思的藍圖有些許的相近,想請問老師對於均一平台與TFT(Teach for Taiwan)的看法?

  目前看似相近的是,進入這個計劃的老師也必須和進入TFT這個平台的青年一樣需要師資培訓的過程,只不過走向和方法不同;而均一平台的做法和我們的學習雲比較相近,但也非完全相同,兩者都需要再盡善盡美。

  相較於TFT是在體制外幫忙培訓有志青年,這個計劃則是實際進入體系之中,有固定的據點並得到政府的支持,公信力較足夠。若真正希望孩子在偏鄉也能不變得文化貧乏,並受到好的教育快樂長大,「我們必須要有完善的體制,進到學校系統裡想辦法去幫助他們。選舉後,待縣市首長的更替,我們會邀請各縣市的小校參與轉型的實驗計劃。當我們不再自我毀滅式地持續在意枝微末節,以及學校裡各種繁瑣複雜的規定,我們就不會陷入泥沼之中,而是會看見制度被打破之後、人因自由而產生的能量。如果真的有機會去實踐八年,並帶完三屆(從國中一年級到高中畢業),我有勇氣且堅定的相信,這將會培養一批俊美的青年,有自信地進入大學。」

---------------------------------

【Q3】在這樣的計劃裡面,現場的老師從何而來?須具備怎麼樣的能力呢?而在實際上場後又可如何操作?

  鄭老師認為,這個計劃必須做到能夠讓都會區的人驚豔,給體制教育一個刺激,讓他們體認到:只要有足夠的好老師,孩子們的表現及成就也將會不同凡響。因此現場的老師必須可以長期待在偏鄉,也期待有志青年可以加入。至少三年的時間,專心地陪在孩子身邊,長期的耕耘,教育就有機會翻轉。「如果做得好,秉持著信賴保護原則,我相信也不用害怕計劃會被中斷。」

---------------------------------

【Q4】參與這個計劃的教師,需要有哪些重要的能力?教師培訓將著重與那些層面呢?

一、混齡教學的能力
由於打破了原本的年級分班制度,讓不同年紀的孩子一同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能夠引導、照顧每一個孩子。

二、課程研發的能力
原本體制的分冊分級教材也將改變,以「主題式課程」進行教學,瞄向課綱之基本能力,超越現有教材的限制,進一步和地方素材結合,例如花嶼的地質、產業、風土民情、地理位置、與世界的關係等等,即以當地為核心出發的教材設計觀點。若繼續保有原先體制內教材,使得老師在固定的程序中不斷趕進度、考試,學校內部也產生競爭,這樣的老師及其課程教學將變得一致化,而僵化的制度將阻礙教育實驗。
此外,網路將會扮演一個重要的導引角色,不僅僅是學科方面的「學習雲」資源,也希望能透過網路讓孩子與世界連結、進行國際交流。教師必須能夠統整這些在地、雲端及網路的資源,並規劃出適合孩子的課程。
為了培育現場教師本身的能力,可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在職進修,例如專題的製作。在製作專題的過程中所培養的能力,可運用於課程的整合規劃。

三、社區營造的能力
鄭老師希望現場教師能夠帶動社區運動,因此師資培育方面的講師,希望找許多相關社會人才前來經驗分享,例如TED臺灣承辦人、千里步道負責人、推動「化學車」的淡江理學院教授等等,讓現場教師學習進入當地之後,把社區或外界的資源帶入學校,使之滾動。這些教師不僅是教學方面有所專長,也必須是社區營造的人才。

  在教師的員額方面需要有所調整,或許理化老師兼數學科,英文老師兼國文科。如此一來師生比非常高。以花嶼為例,大約由三個老師帶四個學生,經費沒有增加,卻能夠更有效的運用資源。教學應該是被翻轉的,學生上課前先看學習雲的影片,接下來由現場教師帶領討論,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提供一般體制學校參考。在政府的支持下,就算資源少,也可以達到最好的學習。鄭老師希望透過政府推動實驗計劃,做一個長達八年的建設。

  鄭老師邀請最近接任政大師培中心主任的陳榮政老師協同主持這個計劃,詳細的合作需要再討論,不過鄭老師期待能針對偏鄉教育,推出不同的師培課程,畢竟臺灣的偏鄉小校多達四、五百所,背後有更多的弱勢家庭,這是非常重大的問題。

---------------------------------

【Q5】請問老師,這樣新的學習模式所培育出來的孩子,該如何銜接上大學呢?例如高中課程的部分該怎麼安排呢?

  高中的孩子可以在家自學的名義繼續升學,除了學習雲的資源以及現場教師協助之外,鄭老師期待能帶這些孩子做各種討論思考、外出旅行,累積更豐富的經驗及更深厚的知識,未來能透過推甄的方式進入大學。職業類科方面,則希望能和當地產業結合,例如花嶼的海洋漁業及漁產養殖,這部分較複雜,因此對現場教師有更多的期許,希望他們能替孩子整合相關資源,教導孩子「如何學習」,而不僅是技術的模仿。(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