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世界中的知識繁殖速度呈倍數成長,被動式的教育機制已不敷使用。校園只是一個有限的學習資源,離開校園,世界就是教室,所有真人真事都是現成的教材,你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和教練。生活即是素材,也是一位全方位的導師,以你最適切的步調帶領你形塑自己的人生。自學,是一種最自然的成長和生活方式,而且很有效。」----- 摘自《自學時代》

 

    「在大學生涯裡,你是『享受』還是『忍受』?」,這是黃夏成老師在2016126日的專題演講中向現場的政大教育系大三和大四同學所提出的問題。由於黃老師的女兒是早產兒,當時他不確定女兒可以活多久,因此決定全心全意陪伴女兒,而這樣的決定讓他認識了「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在育兒和提倡「在家教育」的過程中,黃老師探索到「自學」的重要性與意義

 

教育的外顯性功能vs內隱性功能

    黃老師指出,一些國家如日本、美國、韓國、台灣等的人均所得、生活水準和生產毛額的確因為教育而有所提升與成長,因此教育可謂提升了我們的人生品質,然而,過去的30年來,為何全世界都在進行教育改革呢?

 

    他進一步說明,教育在這些年來提高了各國的國民生產力,教育本身尤其是補教業也成為經濟產業,各類競賽也讓教育成為國家形象與外交工具,然而這些都是教育的外顯性功能。他指出,台灣這些年來的教育成本雖然不斷提高,但是卻沒有成效。台灣有一流的大學和各類學府,但我們並沒有「學習」,因為我們沒有內隱性/內涵性的變化。他舉出,各種手機從古至今都有共同的外顯性功能,即打電話,而打電話的目的就是溝通,雖然現今已有各種溝通工具如Line等等,但是通過這些溝通工具來溝通不見得有效。「溝通」的內涵性是互相了解與取得共識,黃老師認為,如果沒有這些,就不是「溝通」台灣的教育政策停留在外顯性功能,因此黃老師認為台灣須處理內隱性/內涵性的需要。他認為,如果教育只停留在外顯性功能,那麼它會被形式、意識形態等撕裂。

 

    「成為一個人」,是教育的內隱性功能。自主學習,是讓一個人「成為一個人」的要素黃老師認為我們都有自學本能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被我們荒廢了2016世界經濟論壇指出,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65%小學生未來的工作是在目前還不存在的,在大一所學到的知識,有50%到大四就過時了。黃老師根據《工作大未來報告》說,有35%現在的核心技能,在5年後將會被取代他也說,「未來學」的先驅艾文·托佛勒曾指出,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懂書寫的人,而是不懂如何學習、如何拋棄所學、重新學習的人。有鑒於此自主學習非常重要

 

什麼是自主學習

    黃老師認為,自主學習是將學習權還給學習者,讓學習者成為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協同決策者,而這過程本身已經讓學習者獲得學習涵養和意義。他說,自主學習是終身學習的核心能力,也是催化學習型組織成形的酵母。黃老師歸納出自主學習的要素即學習意識學習動機自主選擇自我教練和生涯統整。他認為,只要有一台智慧型手機、一個網路帳號、一組共學社群,再加上一顆主動學習的心,就足夠打造一個「自學時代」。           

同學們聽得津津樂道.png

同學們聽得津津樂道

黃夏成老師.png

黃夏成老師

黃夏成老師與馮朝霖老師.png

黃夏成老師與馮朝霖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的頭像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