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會常務理監事詹志禹教授,於今年5月到9月期間到歐洲進行學術交流,包括到德國的馬爾堡大學(Philipps-Universität Marburg)與諸多教授討論教育創新與德國教育制度,以及到各城市考察德國教育之政經、社會與文化脈絡。此外,亦在匈牙利參加歐洲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ECER-European Educational Reasearch Conference, 2015),嘗試透過觀察、交流與對話以便更了解歐盟各國目前所關心的教育議題與趨勢,並與台灣的教育現況做連結,在此特別與大家分享關於「偏鄉教育的創新發展」。

大體來說,德國的城鄉差異比台灣輕微,主要原因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自然環境因素:德國全境比台灣平坦許多,高山所佔比例比台灣低很多,所以,人口與都市比較分散;德國總人口八千多萬,但超過一百萬人口的都市只有四個,其餘都是中、小型城市。相對地,台灣有三分之二都是高山地區,人口大多集中在西部海邊平原,人口只有二千多萬,卻有五都人口超過上百萬。

第二類是政治文化因素:德國有長久的「社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歷史,在經濟政策方面介於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在價值觀方面頗為重視「社會融合」(social inclusion)與公平正義,雖然也不斷受到新自由主義的挑戰,但比台灣更有實力對抗極端的資本主義,所以,對於城鄉差異與貧富差距等問題一向頗為關心,並且推動過許多相關政策。相對地,台灣近三十餘年來,對於經濟成長的關注遠高於公平正義,對於新自由主義與極端資本主義的態度,擁抱者遠多於抗拒,所以,城鄉差距的問題曾經長久受到忽視。

歐盟對鄉村地區,注重全面性的發展與提升。在基礎建設上,十分重視在地思考,並以創新發展為主要方向。例如:歐盟從1991年開始就長期推動「The LEADER」計畫(意思是偏鄉經濟與發展行動串連),該計畫由各會員國的地方團體來執行,並遵循七項偏鄉創新發展的主要原則,包括:(1)地方本位,以小社區為單位;(2)由下而上,使用當地人的設計與策略;(3)公私協力,結合公共與私人的技能與資源;(4)創新,讓地方能彈性引進新的想法與策略;(5)統整,相對於傳統以個別行業為考量,該計畫主張將經濟、社會、文化與環境整合考量;(6)網絡,在地方、區域、國家以及歐洲的任何層次上,允許個人、組織以及機關之間都能有所學習;(7)合作,在各LEADER 小組之間相互分享經驗,相互彌補不足,並獲得發展所需的物質。該計畫的推動相當成功,廣受歐洲農業、漁業、區域發展與社會基金所支持,並為歐盟各國偏鄉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在地產業與軟硬體的基礎。

  在偏鄉教育方面,歐洲除了上述與地方整體發展的規劃相連結之外,特別注重教育與學習創新。例如歐盟支助下的Vital Rural Area 計畫(2009-2014)中明白指出,偏鄉地區迫切需要實施教育與學習創新的三大項目-超越地域的數位學習、搭配勞動市場的職業教育、對中小企業人員進行專業訓練以利推動產業創新。該計畫在2014年推動的重點就是以科技創新來帶動地方產業以及解決青年就業與教育問題,包括:成立創新中心、發展e化學習、建置寬頻網路與應用等。除了以科技協助創新之外,各地另有在地思考的創新策略,例如德國與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區學校,就並採科技、能源教育和環境永續的策略。

  很高興台灣的偏鄉教育在近年來也受到教育部的重視,其發展方向與歐美國家也相呼應。教育部目前所推動的偏鄉教育創新方案並非一個大型計畫,而是概念上的統整架構,如圖一:

10410_1 

圖一 偏鄉教育發展方案架構圖


  該方案協助偏鄉學校扮演知識中心、文化中心並開展創業中心的角色,也採用「教學創新/教育實驗」、「數位融入/虛實共學」、「資源媒合/社群互聯」和「看見改變/典範分享」四大策略,並在四大策略之下細分29個計畫,以協助偏鄉學生奠定基本學力、開發多元能力、善用數位學習、掌握在地文化和開展國際視野等五大學習。此外,搭配此一創新方案,教育部也正推動「合理教師員額編制」、「學校行政業務減量」、「學校宿舍整修」以及「偏鄉教育資源媒合」等政策,希望能在偏鄉留住有創意、有熱情的教師與行政人員。關於台灣偏鄉教育的更多資訊,可參考下列網站:


本篇報導主要資料來源:

詹志禹、吳璧純(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28-4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偏鄉教育
    全站熱搜

    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